<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

        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印发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1年修订)的通知

        来源: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生态局 发布时间: 2021-05-24 16:33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常务会同意,现将《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1年修订)》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各县(市、区)要根据《预案》编制辖区内的“黑白灰”名单并督促企业制定操作指南。其中霞浦、福鼎、福安、蕉城应结合实际,编制县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2016年5月27日印发的《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宁政办〔2016〕105号)同时废止。

          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环境保护委员会

          2021年5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2021年修订) 

          2021年5月 

          目    录

          1总则................................................ - 1 -

          1.1编制目的.......................................... - 1 -

          1.2编制依据.......................................... - 1 -

          1.3适用范围.......................................... - 1 -

          1.4工作原则.......................................... - 2 -

          2应急组织体系和职责.................................. - 2 -

          2.1市指挥部组成和职责................................ - 2 -

          2.2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公室职责........................ - 4 -

          2.3县(市、区)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 - 4 -

          2.4重污染天气应急专家组.............................. - 4 -

          3监测与预警.......................................... - 5 -

          3.1监测预报.......................................... - 5 -

          3.2预警分级.......................................... - 5 -

          3.3预警发布.......................................... - 6 -

          3.3.1发布程序........................................ - 6 -

          3.3.2发布机构及方式.................................. - 7 -

          3.4预警变更.......................................... - 7 -

          3.5预警解除.......................................... - 8 -

          4应急响应............................................ - 8 -

          4.1响应分级.......................................... - 8 -

          4.2应急响应启动...................................... - 8 -

          4.3响应措施.......................................... - 9 -

          4.3.1 III级响应措施.................................. - 9 -

          4.3.2 II级响应措施.................................. - 11 -

          4.3.3 Ⅰ级响应措施................................... - 12 -

          4.4区域应急联动..................................... - 14 -

          4.5响应调整与终止................................... - 14 -

          4.6总结评估......................................... - 15 -

          5工作保障........................................... - 15 -

          5.1编制应急减排项目清单............................. - 15 -

          5.2编制企业操作方案................................. - 15 -

          5.3严格责任落实..................................... - 16 -

          5.4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 16 -

          5.5避免应急措施“一刀切”........................... - 17 -

          6附则............................................... - 17 -

          6.1预案管理......................................... - 17 -

          6.2实施时间......................................... - 18 -

          7附件............................................... - 18 -

          7.1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 - 18 -

          7.2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体系框图..................... - 18 -

          7.3预警信息发布范本................................. - 18 -

          7.4预警信息解除范本................................. - 18 -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重污染天气预防预警、应急响应能力和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控制和减缓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福建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环办大气函〔2019〕648号)和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年修订)的通知》(闽环发〔2020〕23号)、《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文件,编制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行政区域内的县(市、区)(含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同)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指的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200的污染天气。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作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引导公众加强自我防范和保护,努力减少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

          (2)属地为主,应急联动。根据全市统一的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体系,县(市、区)政府、相关市直部门是落实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

          (3)信息公开,社会参与。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各类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公众知情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重污染天气应对过程,倡导公众减少能源消耗,绿色出行,共同承担防治空气污染的社会责任。

          (4)科学预警,分级管控。健全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监控体系,加强分析研判,定期会商,科学预警。按照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建立不同预警等级,采取程度不同的响应措施,做到及时、快速和精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2应急组织体系和职责

          市政府负责全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市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工作。

          2.1市指挥部组成和职责

          市指挥部总指挥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市气象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网信办,市生态环境局、气象局、工信局、教育局、公安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应急局、文化和旅游局、城市管理局、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等市直部门分管领导以及各县(市、区)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分管领导组成。根据应对工作的需要,必要时增加有关市级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为市指挥部成员。

          市指挥部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落实国家、省重污染天气应对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

          (2)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全市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应急响应、检查评估等工作;指挥、协调跨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响应工作;

          (3)组织编制、修订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研究制定我市应对空气重污染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指导、督促各地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编制,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4)负责指挥协调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施工作,督促检查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地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落实情况;

          (5)组织开展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队伍的建设管理及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等工作。

          2.2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公室职责

          市指挥部下设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设在市生态环境局,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市指挥部日常工作。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落实市指挥部的决定,协调和督促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相关工作;

          (2)承担市指挥部的应急值守工作;

          (3)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研判、会商,提出预警建议;

          (4)根据市指挥部授权,负责市级重污染天气预警的发布与解除;

          (5)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新闻发布工作;

          (6)组织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7)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培训、宣传教育;

          (8)完成市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3县(市、区)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

          县级成立相应的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负责当地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结合本地区实际制(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组织做好应急工作。

          2.4重污染天气应急专家组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牵头组建重污染天气应急专家组,主要涉及环境监测、天气气候、大气环境、应急管理、环境评估、机动车、农业、卫生等相关专业人员,负责为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对重污染天气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风险评估。各级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根据需要设立专家组,为重污染天气应对提供政策、技术咨询与建议。

          3监测与预警 3.1监测预报

          依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有关规范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生态环境、气象部门结合地理、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分布状况,每日对空气质量进行预报,对未来7天(168小时)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当预测出现符合重污染天气预警条件的天气时,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的办事机构应及时向本级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提出发布预警信息建议。重污染天气响应期间,生态环境、气象部门加密会商研判频次,必要时请专家组共同参与会商。

          3.2预警分级

          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送<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函》(环办大气函〔2018〕875号),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指标,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重污染天气预警分为3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类预警。

          (一)黄色预警:预测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

          (二)橙色预警:预测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

          (三)红色预警:预测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时;或预测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达到500时。

          预测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1天(24小时)及以上,随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发布健康防护提示性信息。

          3.3预警发布 3.3.1发布程序

          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应根据本地区预警级别,提前24小时以上发布预警信息。当重污染天气突然发生,没有提前预警时,应及时对空气质量和气象变化趋势进行跟踪分析,发布预警信息。

          当监测预测市内两个及以上县(市、区)同时出现或将出现符合红色预警条件时,启动市级红色预警;当监测预测市内两个及以上县(市、区)同时出现或将出现符合橙色及以上预警条件时,启动市级橙色预警;当监测预测市内两个及以上县(市、区)同时出现或将出现符合黄色预警条件时,启动市级黄色预警。市级红色预警经市指挥部审核批准后发布,橙色预警和黄色预警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公室审核批准后发布。市级预警发布后,各县(市、区)应根据市级预警级别及时调整本地区预警级别,发布预警信息。

          3.3.2发布机构及方式

          市级预警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组织发布。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包括:

          (1)由市委宣传部联系各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发布;

          (2)通过市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官方公众号发布;

          (3)通过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

          (4)由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协调各电信运营企业发布。

          3.4预警变更

          预警信息发布后,生态环境和气象部门加强对空气质量和天气变化趋势的跟踪、分析、研判,如有分析结论证明可以提前提升、降低预警级别的,应及时提出预警变更的建议。预警变更由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的办事机构按预警发布程序报批后进行调整。县(市、区)变更预警应事先征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同意。

          当预测或监测空气质量达到更高级别预警条件时,尽早采取升级措施;当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标准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可以降低预警级别;当预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且间隔时间未达到解除预警条件时,按一次重污染过程计算,从高级别启动预警。

          3.5预警解除

          经预测、监测空气质量指数将改善至或已改善至黄色预警条件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生态环境和气象部门及时提出预警解除的建议。预警解除经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批准后由其办事机构组织发布。各县(市、区)解除预警应事先征得市污染天气应急办同意。

          4应急响应 4.1响应分级

          对应预警等级,实行3级响应。

          (1)当发布黄色预警时,启动III级应急响应。

          (2)当发布橙色预警时,启动II级应急响应。

          (3)当发布红色预警时,启动I级应急响应。

          4.2应急响应启动 4.2.1市级响应要求

          市级预警发布后,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相关规定和本预案分工,立即开展应对工作,做好应急人员、车辆、设备、物资的调度,并采取以下措施。

          (1)落实应急值守制度,各单位黄色预警期间保持备班备勤,重点岗位人员在岗值守;橙色预警期间加强在岗值守力量;红色预警期间全天值守。

          (2)加强对本行业应急响应措施实施的组织管理,督促指导重污染天气预警范围内的各县(市、区)落实各项应急响应措施,并开展监督检查。

          (3)启动Ⅰ级响应时,派出现场工作组和技术力量,赴相关县(市、区)指导应急响应工作。必要时,与福州、南平市进行协调、沟通,采取相关应急响应措施。

          (4)及时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报告落实情况。

          (5)及时评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的效果。

          本预案未规定职责的其他有关单位和部门必须服从市指挥部的指挥,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开展应对工作。

          4.2.2县级响应要求

          市级预警发布后,重污染天气区域范围内的县(市、区)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组织有关部门采取响应措施,加强执法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必要时可以提请市指挥部给予指导、协调和支援。

          未达到市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时,县(市、区)政府应依据本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4.3响应措施

          针对不同的首要污染物分类分级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建议性减排措施和强制性减排措施。各县(市、区)可根据本地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制定更为严格、具体的污染物减排措施,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措施。

          4.3.1 III级响应措施 (1)健康防护措施

          ①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确需外出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②大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减少户外运动。

          ③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室外工作人员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④禁止举办体育运动会。

          ⑤医疗机构加强相关疾病门(急)诊力量。

          (2)建议性减排措施

          ①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和尾气排放;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怠速运行时间。

          ②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实施扬尘控制措施力度;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

          ③排污单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3)强制性减排措施

          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全社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0%以上;各地可根据本地污染排放实际情况,调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比例,但二者比例之和不应低于20%。

          ①纳入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项目清单的企业,实施黄色预警下的应急减排措施。

          ②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增加市区主干道清洗、洒水作业频次。

          ③室外建筑工地采取停止喷涂粉刷、建筑拆除、土石方施工、渣土车运输等措施。

          ④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限制高排放车辆通行;加强道路通行疏导,减少因机动车排队等候引起的排气污染。

          4.3.2 II级响应措施 (1)健康防护措施

          ①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应当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确需外出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②大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停止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集体活动。

          ③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室外工作人员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④禁止举办体育运动会,缩减大型会展、文化活动规模,举办大型户外活动时做好应急方案。

          ⑤医疗机构加强相关疾病门(急)诊力量。

          (2)建议性减排措施

          ①公众节约用电,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和尾气排放;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怠速运行时间。

          ②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实施扬尘控制措施力度;尽量停止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

          ③排污单位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加大优质原辅材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④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情况实行弹性工作制。

          (3)强制性减排措施

          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全社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比例分别达到20%以上;各地可根据本地污染排放实际情况,调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比例,但二者比例之和不应低于40%。

          ①纳入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项目清单的企业,实施橙色预警下的应急减排措施。

          ②在确保电力运行调度及供热安全的前提下,适度降低被预警地区范围内燃煤发电机组运行负荷,热电联产机组严格实施“以热定电”。

          ③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加强交通管制,扩大限制高排放车辆使用范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务车停驶15%(不含应急和执法车辆),社会车辆采取限行措施。

          ④常规作业基础上增加市区主干道清洗、洒水作业频次。

          ⑤室外建筑工地采取停止喷涂粉刷、建筑拆除、土石方施工、渣土车运输等措施。

          4.3.3 Ⅰ级响应措施 (1)健康防护措施

          ①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应当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确需外出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②大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停止户外集体活动,必要时可以临时停课。

          ③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室外工作人员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④禁止举办大型户外活动。

          ⑤医疗机构加强相关疾病门(急)诊力量。

          (2)建议性减排措施

          ①公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和尾气排放;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怠速运行时间。

          ②进一步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实施扬尘控制措施力度;尽量停止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

          ③排污单位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加大优质原辅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负荷,减少污染物排放。

          ④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情况实行弹性工作制。

          ⑤根据天气形式研判,适时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3)强制性减排措施

          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全社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比例分别达到30%以上;各地可根据本地污染排放实际情况,调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比例,但二者比例之和不应低于60%。

          ①纳入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项目清单的企业,实施红色预警下的应急减排措施。

          ②在确保电力运行调度及供热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被预警地区范围内燃煤发电机组运行负荷,热电联产机组严格实施“以热定电”。

          ③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加强交通管制,进一步扩大限制高排放车辆使用范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务车停驶30%(不含应急和执法车辆),加大社会车辆限行措施。

          ④在常规作业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市区主干道清洗、洒水作业频次。

          ⑤室外建筑工地采取停止喷涂粉刷、建筑拆除、土石方施工、渣土车运输等措施。

          4.4区域应急联动

          依托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完善环罗源湾-三都澳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区域间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协作,共同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各县(市、区)要将区域应急联动措施纳入本地应急预案,当邻近县(市、区)出现重污染天气时,按照预警提示信息积极开展区域应急联动。

          4.5响应调整与终止

          应急响应期间,根据预警级别及时提升或降低应急响应级别。当预警解除信息发布后,应急响应自动终止。

          4.6总结评估

          市级应急响应终止后5个工作日内,相关县(市、区)的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要将辖区应对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视情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会同相关市对重污染天气应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应对工作的意见建议,评估报告上报市指挥部。

          5工作保障 5.1编制应急减排项目清单

          各县(市、区)应逐个排查本辖区内各类涉气污染源,摸清污染排放实际情况,科学编制应急减排项目清单,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工业源项目清单应包括企业具体工艺环节、污染物排放量以及不同级别预警采取的应急措施和相应排放量;移动源项目清单应包括不同车辆类型、不同排放标准的机动车保有量信息和应急减排措施并估算排放量;扬尘源项目清单应包括当年施工工地、道路扬尘、堆场扬尘、减排量等信息。应急减排项目清单应每年定期修订,并通过生态云平台将清单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备案。

          5.2编制企业操作方案

          县(市、区)应指导工业源项目清单涉及的企业按照要求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并在厂区进行公示,方案应包含企业基本情况、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涉气产污环节、污染物排放情况、不同预警级别下的应急减排措施,明确具体的停产生产线、工艺环节和各类减排措施的关键性指标。

          5.3严格责任落实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要加强对本行业、本辖区应对工作的检查、督促。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时,视情派出督导组对有关部门、各地应急措施的组织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对因工作不力、行政效率低下、履职缺失等导致未有效落实应急措施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5.4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1)人力资源保障。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队伍的建设,提高应对能力,确保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能迅速参与并完成各项应急响应工作。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气象部门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培训,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应急监测和综合分析人才。

          (2)资金与物资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专项资金,落实空气质量监测和气象观测等重污染天气预警系统建设、运行维护、应急演练和应急响应工作经费,为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提供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配备完善相应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加强对储备物资动态管理。

          (3)监测与预警能力保障。生态环境部门与气象部门要密切合作,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做好重污染天气过程的趋势分析,完善会商研判机制,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度,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

          (4)加强培训与演练。各级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要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培训,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对预案进行综合演练、模拟,提高组织协调、监测预警能力,增强应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5避免应急措施“一刀切”

          各县(市、区)根据污染天气类型分类分级提出切实有效、便于操作的应急减排措施,坚持按照绩效分级推行“黑白灰”名单差异管理,避免采取“一刀切”的应急减排方式,确保应急减排措施能落地、可操作。对量大面广的产业聚集地,建议按片划分,采取区域性轮流停产措施。

          6附则 6.1预案管理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负责本预案的日常管理,根据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布置和本预案实施情况,适时组织修订本预案,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县级应急预案要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措施,明确接警、发布预警、启动响应等具体流程,明确辖区内各种污染源管控情况和应急减排措施。

          县级应急预案应在发布后的一个月内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备案。

          6.2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宁政办〔2016〕105号)同时废止。

          7附件 7.1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 7.2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体系图 7.3预警信息发布范本 7.4预警信息解除范本

          7.1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

        序号 

        成员单位 

        主 要 职 责 

        1

        市生态环境局

        承担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能;牵头制(修)订“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会同气象部门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分析和预报,及时发布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组织对重点排污企业污染物减排情况、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情况进行执法检查;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大气污染控制和应急减排措施的落实。

        2

        市气象局

        负责全市大气环境气象条件监测、预报工作;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开展重污染天气过程会商、分析、预报;根据天气条件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3

        市委宣传部

        配合协调做好预警信息发布,负责组织全市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媒体宣传、舆情引导。

        4

        市工信局

        负责按职责分工依法督促各地制定重污染预警期间工业企业限产停产方案,督导相关县(市、区)的落实情况;优化全市电力运行调度,优先安排水电、核电、气电等清洁能源发电。

        5

        市教育局

        负责督促各地制订重污染天气幼儿园、学校应急行动方案,督导各级各类学校抓好落实。

        6

        市公安局

        负责指导各地制订并落实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优化交通管控措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应急行动方案,督促相关县(市、区)的落实情况;负责指导、监督严格查处逾期未检验或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违法行为;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监督抽测。

        7

        市住建局

        负责指导各地住建管理部门根据实际制订并组织落实重污染天气房建市政项目工地的应急行动方案;督导相关县(市、区)的落实情况。

        8

        市交通运输局

        负责督促各地制订公共交通应急行动方案,做好响应期间的公共交通运力保障,并督导相关地县(市、区)的落实情况。

        9

        市农业农村局

        负责督促各地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督导相关县(市、区)的落实情况。

        10

        市卫健委

        组织开展防病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健康防护指导;督促各地医疗机构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诊疗方案,加强相关疾病门(急)诊力量;督导相关县(市、区)的落实情况。

        11

        市应急局

        负责配合协调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救援工作。

        12

        市文化和旅游局

        指导督促所辖广播电视媒体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及对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等报道工作。

        13

        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

        组织协调各电信运营企业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

        14

        市委网信办

        负责全市重污染天气应对的舆情监控和预警研判工作。

        15

        市城市管理局

        负责指导各地城市管理部门根据实际制订并组织落实重污染天气城市道路扬尘控制的应急行动方案;督导相关县(市、区)的落实情况。

        注:未规定职责的其他有关单位和部门必须服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的指挥,根据应急响应的需要开展应对工作。

          7.2

           

          7.3

          预警信息发布范本

          标题:关于发布重污染天气XX色预警的通知

          内容:据……分析,受……影响,预计从X月X日开始XX将出现持续……小时的……(重度/严重)污染天气,主要污染物为……,污染范围包括……,可能造成……影响,现发布XX色预警,同时启动XX级响应。相关地区政府和部门请及时启动本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落实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公室

          年  月  日

          7.4

          预警信息解除发布范本

          标题:关于解除重污染天气XX色预警的公告

          内容:预测(监测数据)显示,至X月X日X时,XX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小于……,空气质量达到……,根据《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规定,从X月X日X时起,解除重污染天气XX色预警,应急措施同时终止。

          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公室

          年  月  日

          365BT体育app_365体育app安全下载_365betasia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5月8日印发